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却发现被骗了!
1、我就吃不得苦 我从小出生在极度娇生惯养的环境里,以至于我的自理能力一直都很差,不仅差,也不愿意学,而且总是运气很好地有人帮助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会套被套站在宿舍里掉眼泪,于是就有了室友四年帮我换被套的故事; 我不仅不喜欢换被套,甚至连开水都不会烧,并且非常不愿意在生活上吃苦,冬天里我是绝对不愿意在冷风里等公交车的,只要天气寒冷再或者路途遥远,一定选择打车,哪怕在学生时期不怎么多的生活费中,我也保持着相当一部分高昂的交通费。

3、我讨厌的哥 实习期住在我哥家里的时候,每逢我大姨(我表哥妈妈)夸我能吃苦很勤奋的时候,我哥就会在一旁冷嘲热讽。“你也叫吃苦?实习回来也不洗衣服不烧饭的,赚的钱没多少都给你打车吃饭花掉了,你知不知道贤良淑德四个字怎么写?”我摇摇头,“不知道”,然后就漠然地走开了。

5、不是不吃苦,而是要吃苦吃地有具弈蚕芗价值 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稳定饱和的年代,不管男女,学会如何很好地照顾自己,是对成年后我们自己的基本尊重,无需为了节省几块钱去更远的超市买水果,也无需节省自己的生活开支去跟四五个人住群租房,生活的吃苦并不能带给你任何积极的改变; 但是,该吃的苦也一个都不能落下,挑夜灯看过的书,熬着红血丝加过的班,平日上班周末上课的连轴转,这都是换取一份事业的等价条款,我并不倡导无价值的吃苦,比如省吃俭用只为买一个包包,再或者住在郊区每天花长时间上下班,这些吃苦只会消耗你自身的能量,并不值得你去吃苦。 出差后提着行李箱辗转几经坐地铁到达宾馆的辛苦,相比较于出差后在冷风里等待要拜访的客户,前者看似很辛苦并节省了一些钱,却在奔波中消耗了自己的精力,而后者虽然也看似很辛苦,但是花出去等待客户的时间可以让你为事业多一次新的尝试,不管结局好坏,你都会有收获。 吃该吃的苦,别白吃苦。

7、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关于“成本”的理论。 一种成本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清楚地记住在会计本上的数据,即会计成本。另一种是我们看不到、虚拟、有可能会发生的机会成本。 比如最近北上广大热的网红茶,任何一个时段都是人满为患的状态,我看到很多姑娘排队穿着短裙在忽冷忽热的春天瑟瑟发抖地站在商场外面排队,一排就是一两个小时只为买一杯茶发个朋友圈的时候,这种等待的时间就是机会成本,而这个排队的时间你完全可以看几页书背几页单词,回客户一两个邮件,所以我从来不会花时间去排队等一杯网红茶。

9、我已然分不清又分得清的苦 当然,吃苦的成本理论,也是相对性的,越是没有能力的人越是没有选择权,必然什么苦都要吃,也没有任何选择和思考过程。 是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喜欢在生活上吃苦的人,但是事业的苦,甭管多大,我都吃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