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准高考生家长切忌“帮倒忙”
1、可以参予做指路明灯 家长要配合学校让孩子树立确立目标激发斗志。 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安排下,高三生已按部就班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月的学习、备考。随着一些特殊类型招生政策的陆续公布,家长不妨抽些时间和孩子针对月考中暴露的问题做个总结,对本学年剩下的7个月的复习备考做个计划,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是一个分数,也可以是一所学校,或是某个孩子心仪的专业,甚至可以是孩子心中的某个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就建立了一个携手奋斗的出发点。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这些目标的具体信息,如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专业录取分数、需要参加的加试、对单科成绩的要求等。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孩子将不再盲目地傻学。而当孩子看到家长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理想而与自己共同努力时,则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激发出更强的斗志。
2、桥梁作用 家长与老师携手避免孩子走弯路。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关键。能在高三任课的老师都是学校的精兵强将,这些老师肯定是将高考作为全年的研究目标。他们的教学计划、复习内容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所以紧跟老师的教学安排,基本上能掌握高考所要求的知识点。对于没有能力全面指导孩子复习的家长而言,联手孩子的各科老师,督促孩子紧跟老师节奏可以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少走弯路。 在家时,家长要督促孩子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复习;跟上老师的步伐,抓牢基础知识,将老师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每次练习、每张卷子上。高三一年考试多,这些卷子和练习往往是老师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但由于科多、量大,很多考生对小测试的卷子容易放松,一部分错题也就随之不了了之了。长此以往,孩子失去了从错题中“淘金”的机会,成绩也因此难以提升。在学校下发卷子和练习后,家长最好督促孩子尽全力完成,对其中出现错误和不会的知识点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争取让孩子每次考核后都能有所收获。
3、尊重孩子的选择 家长如果要借助学校以外的力量,要适当。 一部分家长还想给孩子找家教或是报辅导班。给孩子请什么家教、上什么样的辅导班一定要因人而异,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有的家长道听途说,盲目地给孩子报辅导班,购买各科教辅材料。这可能会造成孩子过于依赖校外辅导而放松在学校的学习,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但浪费了孩子原本宝贵的课余时间,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4、离2013年高考时间又少了将近2个月,做为过来人,高考准备很重要,但准高考生家长切记“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