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少给孩子制造问题

2025-05-24 02:14:27

1、如果把孩子比作花朵,家长就做园丁,只给适当的浇水施肥,让花按照它的规律发芽、长大、开花;如果把孩子比作天使,家长就做天使的守护人,而不做上帝,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地帮助,而不干涉,不控制。请闭上您制造问题的嘴,收起捆绑孩子的手,把成长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

请少给孩子制造问题

3、通过与爸爸妈妈沟通,了解到孩子的问题是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制造的,是家庭的养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情绪积压,不良行为是一种情绪发泄方式。元元是和爸爸妈溺钠螈约妈、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元元的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元元是三个家庭唯一的宝贝疙瘩。所以他们对孩子百般的娇宠,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几乎全被包办代替,很多时候甚至在逼迫下进行。比如:孩子每天去幼儿园,离家之前,奶奶一定要让孩子小便一次,理由是怕孩子不知道尿尿,憋坏了。孩子如果不尿,奶奶会一直拿着便盆跟着,直到尿了为止,当然滴一滴也算。就为这事,孩子哭闹过不知多少次,可奶奶还是一直坚持。大便更甚,他们让孩子必须每天大便,不管孩子有没有感觉,想不想拉,在固定的时间一定要去拉。孩子拉不下来,家人就用开塞露。每次大便就像打仗一样,几乎是全家总动员,搞得孩子非常痛苦。从刷牙、洗脸、吃饭、穿衣到大小便,这些非常自然的生活常事,基本都是在家长强制下完成。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内心对自由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可无论他怎么努力争取,都摆脱不了被大人的控制,于是心中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既无处发泄也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发泄。所以,打人、暴躁、发脾气成了发泄愤怒的常态方式。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家长造成的,可家长却满腹怨言。这种制造问题的养育方式,看似是对孩子的爱,实际上导致了孩子的成长权利被剥夺,对孩子造成了很深的精神伤害。在我的建议下,家长逐步地改变了养育方式,把更多的成长空间还给了孩子,又通过自由绘画的发散,元元的情绪慢慢趋于稳定,以前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少。

请少给孩子制造问题

5、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提个建议:请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基因图谱成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