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蜗轮蜗杆配对问题
1、一、生产中多用斜齿轮代替蜗轮利于生产,但电机瓦数一般在100W以下好点,高扭矩的没用过,理论上高载高速是不可以的,斜齿轮为点接触传动,标准蜗轮是线接触,受力好些,磨损也低些,一般工厂中使用在家电产品中,或者简单机构中,斜齿轮可以了,但要注意材质的选择,有些工厂蜗轮蜗杆只是减速用,传递扭矩低,都使用尼龙,噪音问题难以解决,最好蜗轮蜗杆不要使用同一种材质。

3、三、尺寸的计算与选择一般是先定蜗杆,很多的蜗杆直接做到电机轴上,模数要适合,太小,考虑齿强度强度是否足够,太大,蜗杆易断,8mm的电机轴,一般我取0.8,或者1,头数按结构要求选择;蜗轮根据蜗杆定出螺旋角,按传动比定齿数,齿宽根据材料一般生产中不变形即可,如果是标准的这样计算,但是,由于材质强度,耐磨差异,一般采取角变位,蜗杆齿做薄,塑胶齿轮齿加厚,都是非标的,详细计算可以查手册或者相应的书籍,(如果有需要,后续发贴讨论),压力角与齿配合侧隙最好根据经验与实际情况选配,这些东西只要有点底子,翻书即可,最好做的时候多选配几次。如果箱体有空间尺寸限制,还要继续调整计算,无,则根据蜗轮蜗杆定箱体尺寸,中心距要求极为关键,我一般要求公差要稳定在0.05以下(是指模具成型后)
4、四、头疼的是噪音问题参数定好后,加工的东西出来后一些问题处理,如果是齿强度(一般是蜗轮)有问题,不幸的是你大奖了,改材料无法解决的话,一般重新来过,(蛉蚯鹪荜慎重),噪音问题也比较烦人,可能一两个是好的,很多不行,要做具体分析,我一般做法如下,1、润滑油根据箱体布置选择是否可以用黏度低的,看下别漏油。2、蜗杆光洁度,是我一般使用磨或挤出来的蜗杆的原因。3、调整齿侧隙,改变中径,或者调整刀具,改变压力角,有点不匹配,没关系,好用就行,4、最主要的是跑厂家,多沟通,多配几次,调整可以改变的参数,一次做好,难度系数大点。反正我没有那么厉害。5、蜗轮轴承减震,密封这个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6、根据稳定的箱体中心距调整相应的参数,一般调蜗杆,进刀量,查蜗轮跳动度,观察配合面磨损情况等等,东西比较多,老工程师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多请教。以上是一些简单总结,非常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不吝赐教,帮我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