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坐月子”陋习多
近日,英国凯特王妃顺利产子,但她却没有像中国产妇一样“坐月子”,而在产后一天就在室外活动自如,向公众致意,一时间又引来大家对是否要“坐月子”的讨论。实际上,注意卫生、适当休息和补充营养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坐月子”中一些缺乏科学常识的习俗需要理性对待。

2、同为东方人的日本韩国产妇同样不“坐月子”也有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指出这是东西方人的差别,认为西方人以鱼肉类的食物为主,火热湿性很重,肌肤腠理和东方人有很大区别。而东方人自古多以纤维性的食物为主,食五谷杂粮和蔬菜,体毛轻,皮肤紧密细腻,毛孔很小,骨节也特别细密,更需要“坐月子”调理。如果这种划分成立,日本和韩国日本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在饮食结构上,跟中国都比较接近,皮肤和骨节较细密,但是很少有“坐月子”的说法,对于中国“坐月子”中很多的禁忌也并无讲究。“坐月子”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很多产妇刚刚分娩第二天就开始正常的生活。

2、实际上在西方护士鼓励甚至“逼迫”孕妇分娩当天就下床活动在西方,分娩当天,护士会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孕产妇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长时间躺着、坐着不动,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如果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了肺部,栓塞肺动脉,会导致产妇猝死,难以抢救。在发达国家,产妇由于难产、大出血或感染死亡已很少见,最主要的死亡因素就是血栓栓塞。即使产妇老大不愿意也要逼着她们运动,就是为了防止血栓栓塞。而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产后的恢复。

“坐月子”是一种落后的文化
1、“坐月子”很多习俗只是出于旧时条件的限制,以及科学常识的匮乏“坐月子”中产妇不能洗头洗澡,不能沾水甚至不能刷牙,其实这一系列的规定只是因为受旧时的条件限制而已,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比如,旧时洗浴条件较差,寒冷的天气洗一次头也不容易干,又没有电吹风,反而容易受凉,因而就规定不能洗头发。此外,旧时以盆浴为主,而这确实容易导致阴道感染,所以会得出不要洗澡的结论。产后不能刷牙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旧时人们大多不注重口腔卫生,很多人患有慢性牙龈炎。而在孕期由于雌激素的毛细血管扩张作用,会使得原有的牙龈炎症加重,牙龈肿胀甚至形成龈瘤样改变,刷牙时容易出血。然而炎症和出血并非是由于刷牙导致的,而是原有牙龈炎症的加重,更应该注意口腔卫生。另外,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的作用,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延长了。当分娩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就会表现出头发脱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因为梳头洗头所造成的,因此,不准梳头也有些小题大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