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还不长胖你对甲亢可能有误会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关西科健产业研究院Sherry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平时饭量很大,零食饮料一样不少,但体型却十分苗条。周围的朋友们羡慕之余,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你干吃不胖,不是得了甲亢吧?!
纳尼?宝宝这明明是斜方肌好嘛?
——“我脾气大!”
——“你甲亢啊?!”
甲状腺(图片来自网络)
而与甲亢相对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俗称“甲减”)则是甲状腺功能受损,使分泌至血液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而导致的临床病症。
我国最近发布的《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甲亢患病率为1.3%(约为1700万人)。其中,约七成甲亢病人需要服药治疗,甲减患病率为6.5%(约为8000万人)。
又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公布的《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数据,北京、成都、广州、贵阳、济南、南京、上海、沈阳、武汉、西安等10个城市社区中高达6.5%的人口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括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以下统一简称“甲减”),18.6%人口患有甲状腺结节。由此可知,甲状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上面提到的干吃不胖、脖子粗大以及脾气暴躁易怒固然是甲亢的基本临床症状,但是对健康人而言,基础代谢率高、健身增肌或社会压力大也往往是导致以上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要想更加科学地判断甲亢,还是要从甲亢的成因讲起。
甲亢的表现(图片来自网络)
1.高代谢症侯群:疲乏无力、怕热多汗、体重锐减。
2.精神与神经系统:多语好动、紧张忧虑、焦躁易怒等,偶有神情淡漠、寡言抑郁。
3.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气促,严重者可引发心脏病。
4.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多食消瘦,排便次数增加,稀便;老年患者食欲减退、厌食;更严重者肝大,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5.肌肉骨骼系统:偶有上楼、蹲位或坐位起立不能,消瘦甚至肌萎缩,骨质疏松。
6.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出现阳痿,偶有乳腺增生。
7.造血系统:轻度贫血,白细胞偏少。
8.体征方面:甲状腺肿大,脖子变粗,突眼等。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甲状腺球蛋白和碘共同参与。其中碘主要来自食物,经小肠吸收并运输至甲状腺细胞内,与甲状腺球蛋白进行催化反应,二者形成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可以由T4转化,其活性远大于T4。
正常人体内,有两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下丘脑分泌)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垂体分泌),它们的含量需要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调节。甲状腺收到TSH信号后,释放T4和T3到血液,进入脂肪、肌肉组织、肝脏和胰腺,调节机体的代谢。
因此,在进行甲亢诊断项目时,检测血清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3和T4的水平,就可知甲状腺素的最终含量,从而初步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甲亢的症状及危害
许多研究表明,环境及遗传因素都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按照病因可以分为:
1.甲状腺性甲亢
这由甲状腺自身功能亢进所引起,包括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碘源性甲亢和滤泡性甲状腺癌。
Graves病最为多见,它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症、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等。Graves病产生的自体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导致甲状腺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双胞胎中一人患病,另一人的患病几率为17%-35%。
如已确诊甲亢也并不可怕,适当休息、避免精神刺激、摄入足够热量与营养等即可控制或治愈病症。目前有三种基本的治疗方式,其手段成熟,副作用小: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主要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碍碘氧化和酪氨酸的偶联,抑制T4和T3的合成。相比之下甲巯咪唑治疗有较长的半衰期、副作用较少且治疗效果更好。
药物治疗比较保守,常用于治疗Graves病,但对于治疗毒性甲状腺瘤和毒性甲状腺结节伴甲亢没有效果。
鉴于此种方法容易在停药后反复,建议在服用药物后4-6个月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若检测正常则在2-3个月后进行复查。而且约有5%的病人产生瘙痒症、关节痛和胃肠不适等副作用,也有极少数患者的会出现肝损伤。
2.放射性碘治疗:利用甲状腺高度聚碘能力和碘131释放β射线的生物效应,通过甲状腺组织内的电离辐射破坏腺体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而治疗甲亢。
此方法安全而且最具经济效益,除Grave甲亢病外,各种类型的甲亢均适用。但处于备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慎用,虽然副作用极为少见,但是也约有1%的治疗病人出现急性甲状腺炎。
3.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直接减少甲状腺组织而治疗甲亢。适用于甲状腺肿大并有较低的碘摄取率的甲状腺癌患者,副作用主要是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而引起低钙血症。
预防大于治疗,对于健康的人群而言,预防甲亢的发生更为重要,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2.注意膳食中碘含量的控制,沿海地区勿过多食用碘,内陆地区饮食中适度补充碘。
3.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多食消瘦的小伙伴就是甲亢吗?其实,影响胖瘦的因素不仅仅有甲亢,更重要的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消化与吸收系统、神经与情绪因素、运动等等相关。
所以,甲亢并不是多吃不胖的保护神,也不是简单地通过多食消瘦能确诊的,它需要专业医疗机构通过各项生理指标等做出专业诊断。
参考文献:
Simone De Leo, Sun Y Lee, and Lewis E Braverman. Hyperthyroidism.Lancet. 2016 August 27; 388(10047): 906–918. doi:10.1016/S0140-6736(16)00278-6.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