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常见模型
1、题型1:和、差、倍、分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有量=原有量+增长量,
现有量=原有量降低量
经典例题:
某班举办了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若平均每人3张则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则少26张,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一共展出了多少张邮票?
2、题型2:数字问题
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
两位数可表示为10b+a,三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与原数之间的关系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
经典例题: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在数字问题中应注意:
(1)求的是一个三位数,而不是三个数;
(2)这类应用题,一般设间接未知数,切勿求出x就答;
(3) 三位数字的表示方法是百位上的数字乘以100,10位上的数字乘以10,然后把所得的结果和个位数字相加.
3、题型3: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
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
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环形跑道问题:
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飞行问题:
①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②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
航行问题:
①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②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这种行程问题一定要画行程图!
4、题型4:配套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对配套的两类物体的数量关系
典型例题:
某生产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
5、题型5:调配问题
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抓住调配后甲处的数量与乙处的数量间的关系去考虑
典型例题:
甲队有72人,乙队有68人,需要从甲队调出多少人到乙队,才能使甲队恰好是乙队人数的3/4.
6、题型6:工程问题
把全部工作量看做1,工作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相等关系: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 1,常从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上考虑相等关系。
典型例题:
修建某处住宅区的自来水管道,甲单独完成需14天,乙单独完成需18天,丙单独完成需12天,前7天由甲、乙两人合作,但乙中途离开了一段时间,后两天由乙、丙合作完成问乙中途离开了几天?
7、题型7:经济问题
要处理好这一类型题,要注意弄清4个数量关系,即:
①商品利润 = 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②商品利润率 =
③商品标价=成本(进价)(1+提高率)
④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
要确定售价,进价,商品利润率是针对进价而言的,其中打折,降价的词义应清楚。打折是标价的百分之多少,利润率是进价的百分之多少。
典型例题:
某个商品的进价是500元,把它提价40%后作为标价.如果商家要想保住12%的利润率搞促销活动,请你计算一下广告上可写出打几折?
1、题型8:比赛问题
比赛中的积分问题多少与胜负场数有关,同时也与比赛积分规定有关,需要先弄清规定胜一场积几分,输一场积几分。
基本等量关系:
比赛总场数=胜场数+负场数+平场数
比赛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平均积分
典型例题:
某学校七年级8个班进行足球友谊赛,采用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的记分制。某班与其他7个队各赛1场后,以不败的战绩积17分,那么该班共胜了几场比赛?
2、题型9:年龄问题
抓住年龄差不变的数量关系
典型例题:
小华的爸爸现在的年龄比小华大25岁,8年后小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多5岁,求小华现在的年龄。
3、题型10:方案选择问题
在解决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时,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需把求出的不同结果再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各种方案,进行选择,进而选择最佳方案,作出决策。
典型例题:
某牛奶加工厂有鲜奶8吨,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鲜奶,每吨可获取利润500元,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取利润1200元;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获利润2000元,该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制成酸奶,每天可加工3吨;制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受人员限制,两种加工方式不可同时进行,受气温条件限制,这批牛奶必须在4天内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该厂某领导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
方案1:尽可能多的制成奶片,其余直接销售鲜牛奶;
方案2:将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余制成酸奶销售,并恰好4天完成.
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