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一旅游好去处
成都,简称“蓉”、“成”,别称“蓉城”、“锦城”,享有“中国第四城市”、“西部之心”美誉。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游览成都,走进天府之国。

4、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沟暝詹汊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5、武侯祠
6、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11、平乐古镇
12、平乐古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历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层叠,竹树个粤茱坡繁茂。平乐古镇发源于省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绛卅匝矿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平乐古镇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平乐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4、武侯祠
5、乘坐1、8、53、57、59、82、109、110、301、302、335、503等路公交车可到达

13、(二)邛崃→平乐:
14、从成都坐车到达邛崃车站后,可以在车站大厅门口搭坐邛崃→平乐的小面的,15分钟一趟,走孔明乡、下坝到达平乐,路较为蜿蜒曲折,行程17公里,需30分钟;
15、还有邛崃→夹关的蓝色小面的,车从邛崃车站出口出发,4元/人,20分钟一趟,走318国道10公里到卧龙镇转入卧夹公路,8公里到平乐镇上下车,路面较好,路直,行程18公里,约需要25分钟到达平乐。
16、(三)平乐→其他风景区:
17、从平乐镇上可以联系古镇旅游公司包车前往,价格在12元左右/人•景区,也可包车60元/辆•景区,皆包往返。
成都美食
1、麻婆豆腐
2、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 清朝同治初年(1862),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7、担担面
8、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刳噪受刃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碧词攮酽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10、韩包子
11、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味道格外鲜美洹彭岣啬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 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