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形容考中状元

2025-05-24 00:33:57

一登龙们,则声价十倍。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

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古代如何形容考中状元

扩展资料:

考中状元就是无上的荣耀,得到的利益也是最大的。一甲的前三名会进入翰林院,状元会被授予翰林院撰修的职位。这个职位的等级是从六品。

具体来说,状元得到的最大利益就是称得上火箭的升迁速度。状元从一开始被授予从六品修撰,在翰林院修史书。他们是京官,在京城升迁速度很快。而且,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丞相基本都是翰林院出身。非翰林院出身基本做不到丞相这一步。

状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大的人生理想。考中状元之后,这些状元们的人生可以说与其他进士,或者进士出身,或者同进士出生的人拉开了几条街的距离。在他们去世之后,墓志铭上都会铭刻上他们的状元身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这也是文天祥的家乡吉安市也被誉为“文章节义之帮”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吉安考出了3000名进士,是中国出进士最多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