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痛风”的那些事
1、(痛风Gout,多发生在第一足趾关节) “痛风”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典籍,形容其疼痛来得快如一阵风。明朝医书描述“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英文称为“Gout”,由公元12世纪的一位修士命名,起源于拉丁文“Gutta”,意为“a drop”。 有趣的是,在历史上,痛风曾被冠以“众病之王”、“王者之病”、“富贵病”的头衔,许多西方人士都渴望患上此病。因为只有达官贵人、上流社会的人才有可能患上痛风。史书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使他无法走路和骑马领兵上阵。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临终前也饱受痛风之苦。

3、1.急性关节痛:痛风多影响身体的大关节,如第一足趾、踝关节、膝关节、手腕关节,疼痛发作后可持续12到24小时。 2.持续不适感:在最初的急性疼痛期后,受影响的关节会持续表现为不适感,根据严重程度可持续几天到几周。 3.炎症反应:受影响的关节处会出现典型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 4.痛风结节:随着病程的发展,血液尿酸结晶沉积还可引起典型的“痛风结节”(或“痛风石”),且不只局限于大关节,还可影响手指的小关节,甚至耳廊含软组织的部分。 痛风多有“高尿酸血症”(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但“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会引起痛风,有些患者仅在体检时发现血液尿酸增高,并无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另外痛风急性发作后可进入一段时间“间歇期”,数周到数年不等,因此痛风患者此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可有效预防下次发作。痛风的病因

5、痛风的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生活方式:饮食原因导致的痛风约占12%,包括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果糖饮料(很多有糖饮料中都含)、动物内脏和海鲜。这些食物富含嘌呤类物质,人体摄入过量后易引起尿酸过多,肾脏无法及时排出。最近研究发现,植物性富含嘌呤类的蔬菜(如大豆、碗豆、菠菜)并不会导致痛风。有资料表明,沿海地区的痛风发病率高于内陆,多与喝啤酒吃海鲜的习惯有关。 2.基因问题:嘌呤代谢产生尿酸的过程中涉及很多酶的参与,而酶是由基因编码调控的,有60%的痛风患者是由基因缺陷导致代谢酶的异常造成高尿酸血症,从而引起痛风。因此,痛风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有遗传倾向。 3.相关疾病:75%的痛风患者合并有代谢综合征(表现为腹型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其他与痛风相关的疾病有:红细胞增多症、铅中毒、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银屑病和器官移植。Lesch-Nyhan综合症,也称为自毁容貌症(可自行百度图片,重口慎入),是一种遗传性基因缺陷病,由于缺乏嘌呤代谢酶导致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并且患者智力低下,有特征性的强迫性自毁容貌行为。 4.药物因素: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会导致肾脏尿酸排泄异常,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因此痛风的高血压患者慎用此类降压药物。其他会引起痛风药物有烟酸(维生素B3)、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