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葫芦丝“五阶段教学法”

2025-05-24 17:51:00

1、第一阶段:“简单学习,提高兴趣”初学者选择学习葫芦丝,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其音色,因为葫芦丝的音色柔美、无论高低音都不刺耳。这是葫芦丝独特的魅力所在。对于初学者,千万别教太多的理论的知识,我们一般先介绍乐器的性能、保养知识以及简单的乐理知识。这些知识是必须讲明白的,以免以后在乐器保养上出现问题。大多数初学者是不太想听太多的文字知识,而只想多实践演奏一下,因为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想当演奏家,而只是兴趣而已。如果刚接触,老师就讲太多的理论知识,会使很多人失去兴趣。我们一般对于初学者,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要用一半以上的时间让他们来试着演奏,在最短的时间内(一般第二次课就能演奏出他们喜欢的短小乐曲或者乐句)让初学者找到自信!

2、第二阶段:“跟着音乐稳定节奏感”节奏是支撑音乐的骨架,大部分在初级教学中碰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瘠彐伊竽节奏问题。因洹彭岣啬而有的老师采取强化式教学(老师吹一句,学生吹一句我称为“模仿教学”),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使老师更累,学生学习的进度会很慢。这样的方法就成为一种模仿习惯,学生离不开老师的示范,学习到高级别的乐曲时,学生很难把乐曲的感觉成功的表达出来。我们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一般采取“打节奏”“唱谱”“视奏”的方法来学习新曲。“打节奏”即用“大大大”的方式只唱节奏,不唱音高。“唱谱”就是用手画节奏,嘴唱音高,速度必须配合一致。“视奏”是最后一步,如果打节奏和唱谱很准确了,那么在用葫芦丝视奏时也就自然了。当乐曲练习熟练时,就跟着示范音乐练习。跟着音乐练习能增加学习者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当跟上音乐时,就选择跟着伴奏练习。

3、第三阶段:“演奏法”很多学习者练习一首曲目花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练习熟练,多数学习者在练习的时候都弄不明白关于演奏法的问题。哪个音应该用吐音演奏哪个音不应该用吐音演奏,其实就是连奏和断奏的问题。音乐中连音和断音一般来说是固定的,就好像汉字笔画有先后一个道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连音和断音弄不明白,那么演奏出来的音乐也会很模糊。此阶段,把演奏法要讲的明白、透彻。

4、第四阶段:“演奏技巧”演奏技巧是在音乐表达中不可缺少的音乐元素,它能使演奏者在音乐表达上更加形象、立体!大多数乐器的技巧的演奏法是类似的。葫芦丝演奏技巧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吹管乐器的技巧。常用的技巧包括:倚音、波音、打音、叠音、颤音、滑音、吐音等。技巧在音乐表达中起了装饰的作用,不同风格的音乐则采用不同的技巧。尽量避免把同一种技巧频繁连续使用,否则会使旋律表达不清晰。

5、第五阶段:“音乐表现力”一首音乐作品能否演奏成功,使人过耳不忘,旋律久久回荡…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在演奏过程中表情符号、力度记号、气息控制、速度掌握以及演奏法的综合运用。很多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没有仔细看表情记号和力度记号,导致演奏出来的音乐很平淡。在演奏作品时,气息是决定音乐能否表达成功的关键所在,气息能否运用自如,关系到音准、力度等问题的表达。以上是个人对葫芦丝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舞台三分钟,绝非一日之功”!在葫芦丝学习的道路上禁忌“拔苗助长”“模仿教学”等极端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以上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同行、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董顶然 2015年元月 山东枣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