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哮喘,健康也将忽视你

2025-05-25 21:12:33

  从长春电影节传来不幸消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因痛失爱子取消赴会。经证实:于洋导演的儿子于晓阳导演,1月7日凌晨在火车上因哮喘病发作逝世。   人已逝,除了缅怀和感慨外,我们难道不应该对哮喘这个我们一直忽视的病症引起足够重视么?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医学界公认的四大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据调查,我国有2500多万人患有此病。哮喘不但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而且难以根治。它易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哮喘发作。如果有胸闷、呼吸困难及喘息声时,成人会知道这是哮喘发作的症状。但有不少人,在发作时不喘,而只表现为咳嗽,尤其在年幼儿童更为明显。这种咳嗽常在夜间加重,咳重时也可呕吐,而使人容易忽略哮喘发作,常认为是其他疾病,而未能及时恰当处理,使病情加重。如果要在明显喘息时,才认为是哮喘发作,则为时已晚。这给所有的哮喘病患者鸣响了警钟。   那么,哮喘病是如何致人死亡的?哮喘病患者应如何预防发作?哮喘危及时该如何采取救济措施?   哮喘致人死亡的原因  哮喘病发作后,人体会出现多种变化,如发生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管腔就会缩小,气体的吸入和呼出都会变得困难;支气管分泌物增多,造成堵塞;黏膜水肿,使支气管管径变窄,导致呼吸衰竭,抢救不及时,患者就会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哮喘发作会诱发其他致命性疾病,使患者死于这些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脏病,如果患者原来就有心脏病,那么在哮喘发作时,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哮喘发作的诱因  过敏常见的过敏原有:空气中的尘埃、花粉、地毯、动物毛发、衣物纤维,甚至尿液等,还有一些刺激物,如烟雾、味道浓烈的气体等。  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都是诱发哮喘的常见因素。这些疾病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损害患者的呼吸道黏膜,令患者的气管对外来的刺激更加敏感。  空气污染空气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如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雾霾天气,PM2.5超标都可能诱发哮喘。  气候转变天气转变也是诱发哮喘病的一个原因。每当季节转换的日子,如夏秋之间,或冬季进入春季时,温度和空气中湿度的转变会令患者的呼吸道产生敏感的反应,因而这段时间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  鼻炎和鼻过敏所导致的哮喘,这是哮喘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因为鼻咽肺构成整个呼吸系统。一般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终而忽视了前期能完全治愈的可能。  药物部分哮喘患者对某些药物会产生过敏反应,引发哮喘。此外,有些药物几乎对所有哮喘病人都有不良影响,如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的β受体阻断剂便可能引发哮喘。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有时也会诱发哮喘。由于运动时身体需要大量氧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数会用口呼吸,吸入的空气没有经过鼻腔,所以会较冷和较干,且会含有较多微粒,所以大量吸入便容易引发哮喘。  精神及情绪因素部分哮喘患者在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病。如在大笑、大闹的时候,患者需要作深呼吸,这便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狭窄,诱发哮喘。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目前我国的哮喘病发病率比较高,以青少年居多。由于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不像感染性疾病那样有感染源,可以用疫苗来预防,哮喘通常是由过敏源诱发,预防的主要途径就是避开过敏源。另外,大多数哮喘患者需接受规范的治疗,长期、正确地用药。  保持好的鼻腔健康,更是预防哮喘的有效途径。养成每天洗鼻的习惯,使上呼吸道在洁净的环境下正常运作,使用诺斯清生理性海水喷雾进行洗鼻,不但快捷,方便,而且具有生理浓度的PH值和人体体液相近,温和不刺激,且无副作用,轻轻一喷,即能有效清除鼻腔内有害分泌物,起到抑菌消炎的作用,有效控制通常因为呼吸道所引发哮喘的各种并发症。  哮喘发作的急救措施 (1)首先判断一下引起哮喘的原因,最好能从病人的环境中清除已知的过敏源。 (2)可让患者吸入凉的或热的蒸汽,以便稀释呼吸道的粘稠分泌物,使痰液顺利咯出。如用离子喷雾器、电热杯,也可用一消毒的湿纱布块放在患者的嘴上。 (3)出现轻度或中度哮喘发作症状,可给患者口服氨茶碱或用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宁)喷雾吸入。 (4)对于严重的哮喘,特别是哮喘持续状态,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呼吸衰竭。 (5)不要轻易给患者服用强烈的镇静药,以防患者的咳嗽及吞咽等反射消失或迟钝,使痰不能顺利咯出,阻塞在支气管内,进一步加重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人不仅身心受折磨,如果严重发作,也是可以致命的。因此,延误求助及延误给予额外治疗是相当危险的,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由于病人太迟知道哮喘发作或忽略了它的严重性。 有效保持自身习惯,避免引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