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 的古代意义

2025-05-08 06:16:05

公车(拼音gōng 罕铞泱殳chē)是最早出现的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汜枸赓觅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

公车 的古代意义

扩展资料:

“公车”可以说是公共汽车的前身,但已不是公共汽车的含义了。最早出现了上述皇家公车,当然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普通老百姓是无缘乘坐的。后来出现了俗名“跑车”的公车,注意,这“跑车”可不是如今的法拉利或林宝坚尼呀!是类似公共汽车的马车。

准确来说,应当说是公共马车。它以骡子或是马为动力,拖着辆当时非常讲究的双轮车。骡马膘肥体壮,冬有衣夏有遮;车子有蓝黑纳花儿的布篷子,铜活装饰;车把式(马车夫)穿中式紧身裤褂,羊肚手巾包头,手执槟榔木杆的马鞭……颇有几分江湖豪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