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案的取证措施
1、辨认。辨认是一种带有识别性质的侦查活动,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员为了分析相关关的人、物、尸体等物品与案件的关系,侦查员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辨认。为侦破案件寻找有价值的线索,避免侦查员的主观意断,在辨认过程中要重点分析其特点,最后确定其与案件的关联性。为了使证据更加的真实,以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为方便后期证据的排除使用,要做好每一项细节工作,固定好每一个证据。在案件勘查的工作中,侦查辨认需要按照原则来执行:一是法律程序原则,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走向有关机关的相关责任人提出申请,在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批准后再进行辨认。二是提前预知原则,即在辨认前办理该案件的侦查人员应当首先先向辨认人了解一些关于被辨认者的体貌特征,和自然特性等,然后在依靠侦查辨认方式来进行对比。三是多人原则,以确保辨认信息的准确性,辨认时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正式警察在场,如需多人辨认时应当将其分开一个一个的进行辨认。四是记实原则,为了以后便于作为该案件证据使用,辨认时需按照辨认人所描述的辨认情况认真做好辨认笔录,固定证据,并由案件的相关人员签字画押。

3、鉴定。在侦查工作过程中,为鉴别搜集的证据的真实性及能够搜集出更多与案件有关的信息,要对相关人的人身、尸体、相关证据等进行检查或检验。鉴定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医鉴定,是法医对尸体及人身相关内容进行鉴定的一种行为;二是司法鉴定,是相关部门对涉案人员是否有承担行为责任能力的一项鉴定工作;三是刑事技术鉴定,即对搜集到的指纹、脚印、血样、笔迹等进行的鉴定一项活动;四是会计鉴定,即对与案件相关的账目内容进行鉴定;五是技术问题鉴定,即对专业性强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鉴定,如工业类、建筑类等。为了达到不同的鉴定目的,获取更多的真实有效的信息,在鉴定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对不同鉴定类别进行鉴定,在鉴别过程中要保证其专业性,为侦破案件提供有力的帮助。

5、抢劫案竭惮蚕斗件的现场进行重点勘验应该将案件发生的地点作为案件的中心和重点对现场周围进行全面仔细的勘验检查。因为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以后会室外的犯罪现场极容易造成破坏,这给我们的侦查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但是犯罪行为人往往忽略了或者是不可能对现场周围的地方进行伪装和破坏从而遗留下了大量的证据。所以我们侦查人员现场勘察的工作重点因该是以案件中心为原点2公里范围内为半径进行搜索,并且要围绕着被害人对案件知情人进行调查询问以便寻找线索。 二是对当地的人文特点进行了解,对人文环境的勘查了解看似与案件没有太大的关系,事实上这与案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了解人文环境主要是针对犯罪现场周围居住人群,单位进行分析解剖,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人员层次和动态动向,这样为破案寻找到突破点,方便于逐一排查。三是对犯罪现场细节的仔细勘查,我们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向前推进24小时,从而确定与案件有关的地点进行线索的寻找。犯罪现场细节包括嫌疑人事先藏身处的痕迹、实施犯罪地点的脚印、指纹等,特别是在草丛里,寻找是否有嫌疑人在不注意时落下的东西,比如烟蒂、毛发、血迹、指掌纹、脚掌印等等,以此来判断作案的人数、性别甚至他们独有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