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大的父母有什么资格教育你的孩子

2025-05-23 05:23:34

1、前几天一些朋友聚在一起,闲话没聊两句,话题很自然的就转向了教育孩子,大家正七嘴八舌的谈论着,一旁的老五突然插话:  “真羡慕你们,家里孩子都听话。我家那小子拿我说话当放屁,说急了就跟我呛,有时候真是把我气得半死,我觉得他才是爹。  早上都收拾好了准备去学校,你着急地不停催,他却还在慢吞吞系鞋带;你让他自己做作业,半个小时过后,作业本上一个字都没写;带他去商城,你在买东西,千叮咛万嘱咐他一定要跟紧你,不要乱跑,谁知一转头,人没影儿了……”  为什么你明明说的是对的,也是为他好,就是说了1000遍,可他怎么就不听呢?  -01-  你总威胁他,说狠话又做不到  美国虎妈蔡美儿,大家熟悉吧?  对!就是那个把两个女儿送进了哈佛耶鲁,为了让孩子跑赢,事事第一,不惜以各种强迫、委屈、甚至采用高压手段的妈妈。但即使是她这样手段强硬的妈妈,碰到女儿不听话,有时候也没辙。  

脾气大的父母有什么资格教育你的孩子

3、你总唠叨他,话语被削弱了力量  我表姐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工作后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对小外甥的成绩特别在意。我小外甥也是争气,成绩稳定的保持在年级前三。  前段时间,我小外甥迷上了玩游戏,经常偷偷去网吧,成绩下跌到了十来名,拿着成绩单,表姐边哭边骂,足足1个小时。小外甥也觉得很内疚,就保证以后绝对不玩游戏了。  几天后,表姐看到小外甥没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立马火冒三丈,开始了轰炸式的说教,从上次考试失败原因,说到今天让人失望的表现,又预测下次考试失败场景。小外甥听完后,默默回自己房间写作业了。  前天,我们家庭聚会,不知道谁问了一句什么,表姐又把小外甥上次没考好的事,拿出来叨叨,并让弟弟妹妹千万别学他。小外甥放下筷子就冲着她嚷嚷,“妈,你有完没完,咱能不提这事了么,唐僧都没你唠叨!”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脾气大的父母有什么资格教育你的孩子

5、孩子犯错,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努力沟通;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将所有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不爱学习,他每天坚持大量阅读,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看到努力改变的贾容韬,他的儿子被感动,开始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一天儿子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到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直至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  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孩子,虽然你又去了网吧,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最终,贾容韬的儿子彻底戒掉了网瘾,努力学习,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改变,鼓励孩子改变。  有句话说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身教重于言传,你永远是孩子最真实最亲密的楷模!  不吼不唠叨,10条原则让孩子听话  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

脾气大的父母有什么资格教育你的孩子

7、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  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 ,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  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脾气大的父母有什么资格教育你的孩子

9、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  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留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脾气大的父母有什么资格教育你的孩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