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可以练出来吗可以,但那是加快自杀!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如何定义酒量。
酒量
酒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间期内(短期)最多能喝下多少还不至于醉的最大量。
什么是醉酒?
不同于一般人的认识,事实上醉酒是有权威定义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标准分类ICD-10给出急性沉醉(Acute intoxication)的定义是,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导致一定水平的意识、认知、感知、判断、情感(情绪)或行为,或其他心理生理功能和反应障碍的状态。这种障碍状态与所使用物质的急性药理作用和人的习得性反应相关,除非发生组织损伤或其他并发症,这种障碍会随着时间缓解并最终完全恢复。
饮酒后急性沉醉,与日常说的“醉酒”("drunkenness")等值。
可见,醉酒是一个很宽泛的功能障碍状态,最主要的是酒精对脑的急性作用效应的体现。而这种效应往往取决于血液酒精浓度(BAC)。
成年人平均BAC(g%)对应的醉酒状态表现为:
0.00 –0.05:大多数人表现正常。部分人开始有兴奋和放松。反应时间开始减慢,最高可达2倍。
0.05 - 0.10:自律能力开始丧失,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吹牛。注意力和判断开始受损。运动协调能力受影响。反应时间变慢4倍。
0.10 - 0.15:自律能力进一步丧失,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开始出现问题。出现早期的共济失调,失用和失写。反应时间进一步放缓。涉及时间、地点和人的定向可能会受影响。
0.15 - 0.25:共济失调,失写,失用。协调能力严重障碍。方向定向能力严重受损。情绪不稳定。平衡障碍。冷漠或情绪化爆发。开始表现出麻木,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减慢。部分失忆。
0.25 - 0.35:上述状况进一步恶化。肌肉协调的全部损失。冷漠,有时甚至昏睡。定向力全部损失。 失忆。
0.35-更高:精神恍惚,随后昏迷。局部和全身麻痹。脑生命中枢抑制导致咽反射障碍、心肺衰竭,最终死亡。
喝酒量与BAC水平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呢?
下图是实验条件下成年人喝1~4标准杯(一个标准杯相当于含14克纯酒精的任何含酒精饮料)后BAC变化曲线:
酒精为什么这么毒呢?
酒精对人体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对脑神经的急性影响,和身体组织的损伤效应。我们说的酒量是指对前者的耐受程度。而后者的健康危害却是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的,直到可能致死。
因为酒精是世界上使用作为广泛的成瘾性精神物质,因此有幸成为各种毒品中对总人口而言的最大减寿杀手。
长期尤其是大量饮酒,虽然的确可以练出酒量。但是,酒量增大的实际代价就是健康危害的增加,包括导致早死。
酒精的逆向耐受
老酒鬼们,喝到一定年限,酒量不但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快速降低,变为沾酒就醉。
原因在于,长期喝酒破坏了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显著受损甚至被完全摧毁,但凡喝一点酒,BAC水平就急剧并持续升高。即便脑神经再“酒精考验”也无济于事,经受不住酒精的打击。
这种现象被称为酒精的酒精的逆向耐受,是肝脏受到严重破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