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2025-05-22 03:08:36

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多吃“辛酸”果蔬

1、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2、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其次,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4、此外,如果要进补,应该分清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建议进补还需适量。“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群,更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作出调适。

起居运动两手抓

1、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毕藏,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秋分之后,睡眠时间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的状态,即晚上9、10点钟入睡,早上6、7点钟起床。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及时收纳夏季用品

1、夏季高温时,很多人有整夜开空调睡觉的习惯,立秋过后,由于白天还较热,还有一些人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而秋分过报,气温已经明显下降,早晚温差又特别大,因此,在这个季节里,呼吸系统的黏膜容易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这个季节又是风寒感冒等上呼吸道系统容易感染的高发季节,老人和孩子尤其应该注意。在这个季节,市民应尽早把夏季使用的凉席、电扇等用品收纳起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换上床单、薄被等,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食秋季养肺防燥小心吃蟹

1、“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现在正是螃蟹最肥的时候,黄满肉鲜,不少人吃得是非常过瘾,可身体却吃不消,各式毛病就出来了。吃蟹还得先了解一些健康常识。以下人群需慎吃螃蟹腹泻、胃痛、感冒发烧者、过敏体质者、孕妇、关节炎和痛风患者、肾功能不全者、肝病患者、老人和儿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

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2、螃蟹最好现蒸现吃螃蟹和其它食物不同,其为含组胺酸较多的食物,隔夜的剩蟹中组氨酸在某些维生素的作用下,会分解为组胺,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却不能破坏毒素,从而导致组氨酸中毒,因此,蟹最好现蒸现吃,一般不要超过4小时。2、最好一顿只吃一只螃蟹固然好吃,但吃多了或是自己身体原因受限,都容易让你饱了口福,亏了身体。因为蟹类富含蛋白质,还有很高的胆固醇,一旦进食过量便容易引发疾病。即便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螃蟹吃得过多,也会引起肚痛、腹胀、上吐下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本身患有肝炎、心血管疾病、胆囊炎、感冒等疾病的人来说,吃了螃蟹可能加重病情,若是吃生腌的螃蟹更会引发多种疾病。

3、建议:吃螃蟹一定得有节制,最好一顿只吃一只,特别需要提醒有边喝啤酒边享受美食的朋友们,吃螃蟹时,与其搭配的食物也有讲究,吃螃蟹时别喝啤酒,因为这两种食品都含有高嘌呤,吃多了会引起痛风。市民如果想驱除蟹的寒性,可以在食用时喝点白酒或者绍兴黄酒,或者在烹调的时候加入姜、紫苏等作料。同时,吃蟹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因为这四样东西含有细菌、病毒、污泥等。此外,螃蟹不可与柿子、梨、花生仁、泥鳅、香瓜同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50
  • 阅读量:21
  • 阅读量:34
  • 阅读量:60
  • 阅读量:50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