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监管“又一把火” 同业存单监管思路渐明
1、 具体来看,2016年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重心由“稳增长”转向“抑制泡沫”定调开始,央行稳步推进MPA考核体系的建设,并于2017年1季度开始推行实施。
2、 银监会关于“三套利”的专项治理(“三套利”文件),重点在于整顿银行投行业务等,引导银行、企业去杠杆,长期有利于银行、经济健康的发展。比如,此前由于银监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信贷规模、投资范围等有一定的限制,银行出于逐利的天性,使用过道“信托产品”等方式来规避监管指标,实质上就是违反了监管规则来获取不当利益。此外,银行同样还通过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的方式来牟取利益。
3、 但银行这三类套利的业务模式,由于大量资金通过“信托通道”等方式流入实体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信贷,大大抬高了企业的杠杆率,另外,还有着大量资金在整个金融体系里“兜圈子”,也导致了银行的高杠杆率,使得整个经济、金融体系蕴藏着大量的风险,因此,监管层关于银行套利业务的治理,会降低银行、企业的杠杆率,有利于银行、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
4、 治理套利可能并不会有利于资金“脱虚入实”,市场认为该文件会引导资金“脱虚入实”的观点有失偏颇。原因在于,该文件的政策目标与影响可能更多地是要“砍”掉由于加杠杆产生的那部分资金,而不是引导资金流入实体,否则将进一步抬高企业杠杆率,与本文件降低银行、企业杠杆率的政策目标相悖。
5、 银监会防范银行业风险(6号文)中,有关同业存单的说法表明同业存单有可能纳入同业负债,但纳入同业负债的具体影响取决于出台政策的实施力度。
6、 具体来看,关于“6号文”中对债市可能产生影响的规定,主要有三条: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统一授信、统一管理;二是严格控制投资杠杆;三是加强重点机构管控,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7、 关于统一授信、严控杠杆的规则,由于已经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同时大概率不会与之前的监管政策有所出入,因此可能并不会利空债市。
8、 至于同业存单的说法,暗示着银监会认为同业存单本质上属于同业融资,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未来央行主导的MPA考核也有可能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
9、 至于纳入的影响,监管层将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时,如果相关指标定在较为宽松的水平,以保证大部分银行能够通过MPA考核,那么对债市影响可能较小;但如果定在一个较严苛的水平,债市可能面临较大的抛压,债市收益率可能会面临短期的大幅度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