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养生

2025-05-05 00:52:57

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范围为最大心率的50%~60%,即(220-年龄)×50~60%。例如,一个60岁患者运动时心率范围(220-60)×50~60%=80~96次∕分。应避免紧张激烈的、竞争性的、力量性的运动。运动前后应进行5~10分钟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使心率变化适应运动强度的变化,避免运动后出现不适反应

2、运动量  高血压患者开始运动可每次20~30分钟,以后增加至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20分钟。中老年人运动时最好定时、定量并长期坚持。一天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午进行,不宜在饱餐后、饥饿、浴后运动,更应避免冬泳。

3、运动频率  年轻人可适当加大运动频率,每周锻炼4~5次为宜。中老年人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周3~4次,或隔日进行。开始运动量要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并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少,难以产生疗效,因此运动锻炼不应间断。如果运动量较小,且身体条件较好,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1~2次。

4、运动环境和天气  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等空气新鲜和环境清静处进行。  早晨锻炼应避开雾天。冬天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废气不宜消散,雾天中除了会使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外,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冬季严寒时期(气温在零下5℃以下),最好不要外出锻炼。

5、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适用于原发性临界性高血压、Ⅰ期至Ⅱ期高血压病。  2、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患者。  3、对于以舒张期血压增高为主的患者作用更为显著。  禁忌症: 硷增浑叶 1、任何临床血压不稳者。如急进性高血压、重症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  2、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  3、运动中血压过度增高者[高于29.3kPa/14.7kPa(220mmHg/110mmHg)]。  4、出现明显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而未能控制。

6、垂直律动对于已经是高血压患者,规律的机械垂直震动能够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压。其次,律动能够提升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剂的量,降低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抑制剂的量,降低血管阻塞与梗塞;而且,律动会在血管中产生中度血流剪力,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组织产生一氧化氮,通过一氧化氮来增加血管弹性。或辅以药物治疗,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及不良反应。对于未患高血压者,使用垂直律动机,有益于预防高血压。

7、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适用于原发性临界性高血压、Ⅰ期至Ⅱ期高血压病。  2、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患者。  3、对于以舒张期血压增高为主的患者作用更为显著。禁忌症:  1、任何临床血压不稳者。如急进性高血压、重症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  2、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  3、运动中血压过度增高者[高于29.3kPa/14.7kPa(220mmHg/110mmHg)]。  4、出现明显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而未能控制。注意事项  1、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2、不要轻易撤除药物治疗。在很多情况下,运动疗法只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特别是Ⅱ期以上的病人。对合并应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虽然可减少用药量,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减量,不宜过早、过多减量,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3、严格掌握运动量,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活动量应偏小。4、持之以恒,即使血压已经较平稳,仍应坚持,这样有利于巩固疗效。  5、运动后常常会出汗,汗出多了血液会浓缩,要注意补充相应的水分。  6、在练习中应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指导,如在运动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失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现象时,均应暂停运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