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考试公共与行业知识言语理解解题技巧
1、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实词考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考查内容主要是易混近义词的辨析;二是越来越重视特殊语境中选择的表达效果更好的词,而不一定是近义词辨析;三是出现的实词多是经常见到但容易错用的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学_____了,文学家们似乎都已经退隐到超凡脱俗的文学世界里,或专营文学技术的革新,或致力于自我感情的_____ 。在各种重大历史场合很难看到文学的身影。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失 装饰 B.寂静 掩饰 C.沉默 宣泄 D.沉寂 雕饰【解析】正确选项:D 选项分析:前后文互为解释说明,后文提到文学家退隐,因此第一空“消失”程度太深,与句意不符,排除A。句子第一空需要填的是一个动词,而“寂静”是形容词,词性不符,排除B。由后文的“在各种重大历史场合很难看到文学的身影”可知,前文是说文学家们仅致力于个人感情的抒发、修饰,这种感情的抒发一般是比较舒缓细腻的。“宣泄”动静比较大,与“沉默”、“沉寂”体现的语境风格存在矛盾,排除C。
2、成语填空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得体地使用成语的能力。但由于不少应试者对成语本身的意义了解不够或者有误,经常会出现使用错误的现象,这就难以取得高分。熟悉历年考试出现过的成语,根据试题掌握其意思和使用;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类,要注意积累报刊及其他读物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例句和不规范的病句,以做到心中有数和触类旁通。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的,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__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寥若晨星 B.历历可数C.孤鸾寡鹤 D.光前绝后【解析】正确选项:A选项分析:在题目中有两个生僻的词语,即“孤鸾寡鹤”“光前绝后”,不必惊慌,可以先分析我们较为熟悉的选项,A中“寥若晨星”指稀疏的好像是早晨的星星,比喻数量是极少的;B中“历历可数”指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数出来,而题意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寥若晨星”是符合文意的,在不知道另外两个选项的意思的前提下,我们也能准确而快速地作出答案。
3、片段阅读在题干中设置一段字数在250字左右的阅读勤崞擒啶材料,阅读理解的材料主要采用片段形式,要求应试者根赍铈于脏据提问方式、文字材料,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片段阅读在银行考试中占得比重比较大,基本占到言语板块的三分之一左右,考查题型主要有:主旨型、细节型、推断型、标题型等。举例:现代中国大学生求职的压力越来越大,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有失落的感觉和悲观情绪。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对于大部分从小到大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指令拼命读书,考上重点大学后却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切实有效的指导。这段文字的论述中心是( )。A.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B.如何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途C.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D.大学生需要增强心理承受力的指导【解析】正确选项:D 选项分析:文段的结构是分—总式。文段起始是背景陈述,关键词“如何”提示发出疑问,最后一句回答了疑问,也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进行成分压缩,得出正确选项。A项属于背景陈述的内容,B、C项是疑问的内容,都不入选。
4、细节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筛选重要细节,把握文段细节或推断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来判断四个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其选项范围涉及材料的各个方面,看起来比较琐碎,主要考查考生筛选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材料与原意是否一致的能力。举例如下: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样的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闪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知”中“知”的意思是认知的意思B.文章主旨在于评论徐文长的“怪”C.在“他知”中,徐文长的字排第一D.“自知”与“他知”不同,并不奇怪【解析】正确选项:A选项分析:“自知”是自我认知的意思,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文章主旨绝非如此肤浅。C项表述错误,“徐文长的字排第一”是“自知”。D项中“并不奇怪”的说法也不正确,文段中“自知”与“他知”的不同是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故本题答案选A。